顯示具有 維他命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維他命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2年6月7日

認識維生素

維生素原文為vitamin,又譯維他命,顧名思義就是人體賴以維繫生命的重要營養素。
現代人的生活緊張忙碌,很難實踐均衡飲食的原則。再加上目前食用的食物很多都經過加工處理,以致營養流失或受到破壞

維生素原文為 vitamin,又譯維他命,顧名思義就是人體賴以維繫生命的重要營養素。維生素是人類在成長和健康上不可缺少的有機物質,由多種元素結合而成,化學結構較為複雜。所有的維生素都是有機物,有機化合物均含碳原子,維生素也不例外。

維生素不是提神劑,不含熱量,也不含任何可能產生能量的物質。維生素本身不是構成人體組織的要素,但維生素與人體酵素系統和新陳代謝有密切關係,欠缺任何一種維生素,都可能導致人體陷入危險狀態。

大部份維生素都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,只有極少數例外,如皮膚經日曬後可以製造維生素D,但是合成量有限,因此我們必須從日常飲食或營養補充品才能攝取均衡足量維生素。

肌醇(維生素B群之一)

肌醇 inositol
計量單位:mg
水溶性維生素

19世紀末科學家確認肌醇的存在。1940年代,研究人員發現老鼠脫毛病的病因在缺乏肌醇,於是把肌醇列入維生素B的行列。肌醇之所以如此命名,表示是存在肌肉裡的物質。

肌醇是維生素B之一,以 mg 為計量單位。肌醇在神經細胞膜的含量最多,可以維持神經正常運作。肌醇和膽素一樣,對供給腦細胞營養扮演重要的角色。

肌醇和膽素結合後形成卵磷脂。肌醇和膽素都是親脂肪性的維生素,可以乳化脂肪,有代謝脂肪和膽固醇的作用。

肌醇有分散和排除脂肪的作用,脂肪不在肝臟屯積,就不容易出現脂肪肝。

膽素(維生素B群之一)

膽素 choline
計量單位:mg
水溶性維生素

膽素是維生素B之一,屬於水溶性維生素,但卻具有親脂肪的特性,可以乳化脂肪。膽素似乎能乳化膽固醇,防止膽固醇在動脈壁或膽囊蓄積。膽素跟肌醇一起配合,具有代謝脂肪和膽固醇的作用。

膽素是少數能穿腦血管壁的物質之一,進入腦細胞後,製造幫助記憶的化學物質。在飲食中多攝取膽素可以增強記憶力。

維生素 U

維生素 U  vitamin U


目前對維生素U的瞭解,比維生素T更少。維生素U可以在體內製造,嚴格來說,並非真正的維生素。

據說維生素U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防治有重要作用,不過醫療界的看法相當分歧。

維生素 T

維生素 T  vitamin T

目前對維生素T的瞭解相當有限,只知道這種維生素有助於血液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。因此,維生素T對某些貧血症和血友病有重要影響。

維生素T存在於芝麻和蛋黃中,沒有發現毒性。

台灣和美國均未訂定維生素T的建議攝取量,目前市面上也沒有維生素T補充品。

維生素 P(生物類黃酮)

維生素 P  vitamin P
別名:生物類黃酮
英文名稱:bioflavonoid
計量單位:mg
水溶性維生素

維生素P又稱生物類黃酮,主要由檸檬素(citrin)、芸香醇(rutin)、檸檬黃素(hesperidin)、黃酮素(flavones)和黃烷醇(flavonals)所構成。

維生素P是控制毛細血管滲透性的要素,P來自英文permeability的第一個字母,表示與滲透性有重要的關係。維生素P的主要機能,就是增強毛細血管和調整吸收能力。

維生素P維生素C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影響,兩者有協用作用,可以共同維持結締組織的健康。

維生素 L

維生素 L  vitamin L


維生素L是催乳營養素,缺乏時會導致乳汁分泌不足。

維生素 K

維生素 K  vitamin K
別名:氫化甲萘醌
英文名稱:menadione
計量單位:mcg
溶性維生素

維生素K為促進血液凝固不可缺少的維生素。1920年末期和30年代初,丹麥研究人員發現,這種物質與血液凝固有密切關係。在丹麥語中,koagulation表示「凝結」,相當於英語的coagulation,因此便把這種營養素稱作維生素K

最近還發現,維生素K可以抑制骨骼鈣質流失,具有預防骨質疏鬆症的效果,對骨骼健康有重要的影響。有一些研究還顯示,維生素K似乎具有抑制或殺死癌細胞的作用。

生物素(維生素H)

生物素 biotin
別名:維生素H、輔酶R
英文名稱:vitamin Hco-enzyme R
計量單位:mcg
水溶性維生素

生物素又稱維生素H或輔酶R,屬於水溶性維生素B之一。

生物素是維持正常成長、發育和健康的必需營養素,對預防秃頭和少年白的效果頗佳,對皮膚健康也扮演重要角色。

生物素是維生素C合成的必要物質,對於肪和蛋白質代謝也十分重要。生物素可以由人體腸道內的細菌合成。

維生素 F

維生素 F  vitamin F
別名:不飽和脂肪酸
英文名稱:vitamin F
計量單位:mg
溶性維生素

維生素F由食物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製造而成,例如亞麻油酸(linoleic acid)、花生四烯酸(arachidonic acid)即屬不飽和脂肪酸。除了巴西胡桃和腰果之外,幾乎所有的核果類都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。

不飽和脂肪酸可幫助飽和脂肪酸的燃燒,適當的攝取比例是21(不飽和脂肪酸:飽和脂肪酸)。

維生素 E

維生素 E  vitamin E
別名:生育醇
英文名稱:tocopherol
計量單位:mgIU
溶性維生素

研究人員於1922年發現,老鼠只食用不含脂肪的加工食品會出現無法生育的情況;不過餵食富含維生素E的小麥胚芽油之後,便可恢復繁殖能力。因此,維生素E最早稱為生育醇(tocopherol),tocopherol 源自希臘文 tokos (後代)和 pheros (孕育)二字。

維生素E不但是婦科良藥,而且有強的抗氧化作用,不但能抗衰老、保持青春活力,在對抗癌症和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也扮演關性角色。

維生素E可用於治療婦女不孕症,能維持生殖器官的正常機能,使卵巢重量增加,促進卵泡成熟。維生素E還可抑制黃體素氧化,增強黃體素的作用,用於習慣性流產和早期流產,常可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。

維生素 D

維生素D  vitamin D
別名:鈣化醇
英文名稱:calciferol
計量單位:mcgIU
溶性維生素

維生素D是骨骼代謝成長不可欠缺的維生素,使鈣和磷有效地被人體吸收利用,製造強健的骨骼和牙齒。體內如果沒有足夠的維生素D,就算吃再多鈣片,身體也無法吸收利用。

維生素D來自食物和陽光,皮膚經紫外線照射便可製造維生素D,是少數人體可以自行合成的維生素,因此又稱「日光維生素」。

無論來自食物或體內合成的維生素D都沒有活性,必須經過肝臟處理,然後在腎臟活化,變成活性型維生素D維生素D3 Cholecalciferol,又稱膽鈣化醇)之後,才能對鈣的代謝產生作用。

維生素 C

維生素 C  vitamin C
別名:抗壞血酸
英文名稱:ascorbic acid
計量單位:mg
水溶性維生素

維生素C是最受歡迎、服用率最高的維生素。生素C具有良好的氧化作用,可以防癌、抗衰老,而且能美白肌膚,預防黑斑及雀斑,增加皮膚對紫外線的抵抗力,是美容聖品。不過,維生素C內服比在皮膚表面塗抺有效。

生素C膠原蛋白(collagen)的形成有重要影響。人體組織細胞、血管、骨骼、牙齒、牙齦的成長及修復都少不了膠原蛋白。

維生素C普遍存在於蔬菜水果中,但很容易受到破壞,烹調、熱、光、氧氣、抽煙、一氧化碳都是維生素C的天敵。